近日,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三病房主任李永利教授、副主任王洪軍教授帶領團隊完成后循環高流量搭橋手術,幫助腦主干血管100%閉塞患者重建血流。
50歲的患者唐先生近期反復頭暈,檢查發現腦部主要供血動脈(基底動脈)重度狹窄、腦梗死,由于突然頭暈加重導致摔倒到醫院檢查。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三病房主任李永利教授、副主任王洪軍教授及科室醫生為唐先生進行了會診,發現原來狹窄的血管已經完全閉塞,無法進行常規腦血管支架手術,可以嘗試后循環高流量搭橋手術治療。
李永利主任(左三)帶領王洪軍副主任(左二)等醫生討論病情
據王洪軍副主任介紹,高流量搭橋是指選取手臂上的橈動脈作為橋血管,一側搭在頸部血管大分支上(頜內動脈),一側搭在基底動脈頂端的分支大腦后動脈上,是基底動脈閉塞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手段,手術后可以有效改善腦組織供血。
導航精準定位血管位置
在李永利教授的指導下,顱底組李永哲教授幫助開復雜的顱眶顴入路,王洪軍教授為患者取橈動脈后實施后循環高流量搭橋手術。手術獲得成功,患者已順利出院,頭部CT血管成像顯示搭橋血管通暢良好。
李永利教授表示,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三病房自2015年開展腦動脈搭橋手術以來,已為700余名患者成功手術。本次后循環高流量搭橋手術的成功實施,將為更多腦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優質診療服務。
王洪軍教授(左二)進行手術
專家提醒,經常表現頭暈、雙眼發黑、雙側肢體無力等癥狀時,需要警惕后循環缺血的問題,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,可能會導致嚴重偏癱甚至臥床。如有類似癥狀,應盡早到正規醫院進行頭核磁一站式篩查,必要時行腦血管造影確診,盡早手術可避免再次腦梗死發生。(田為 曹玥)
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才萌 董云竹】